严鉴铂喜欢把法士特比作一辆重型卡车,这无疑是辆需要高超驾驶技术的重卡。
从资不抵债到产销百亿,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国内外,从三线老国企到海外建工厂,建厂已近50年的法士特几经坎坷,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只有亲历者才知道其中艰辛。让这辆“重卡”行驶在正确的方向上,遇到障碍及时采取措施,平日勤于保养,是身为董事长的职责所在。
“重卡惯性大,不像自行车,两手一捏闸就能停车。”严鉴铂说,“重卡出了问题就是灾难性的,容不得半点闪失。我害怕在细节上出问题。”
手握方向盘,严鉴铂打算怎样驾驶这辆车?
“三面”法士特
首先要懂车,了解每一个细节。
1984年毕业后就进入法士特工作的严鉴铂,用三个词为法士特画了一幅肖像:国企,民企,外企。
很多人都有个疑问,为什么我国能造出世界顶尖的洲际导弹、高速铁路,却在汽车行业高度依赖国外技术?严鉴铂的看法是,这与是否把产品当成精品、下大力气去潜心钻研有直接关系。这种严苛是法士特的优势。
“法士特文化传承的是优良的‘三线’国企基因,就是严谨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。”严鉴铂告诉《商用汽车新闻》记者,法士特骨子里流淌着质量的血液,“我们之所以能在重卡配套领域取得70%的高份额、不管竞争环境多么激烈还能一步步往前走,心无旁骛专攻主业的精神传承是重要因素。作为国有骨干企业,是要扛起责任的,不能出了问题两手一摊跑掉。”
法士特这样的国企,不是人们思维定势中的那种国企,从行为方式上看,它更像是民企,独立面对各细分市场,参与完全市场化的竞争。法士特的1万名员工,有60%年龄在35岁以下,敢闯敢想敢干、有激情的年轻人,与“三线”企业文化碰撞、融合,形成了法士特的独特文化。
“法士特的发展向来是市场导向,市场不需要的东西,哪怕别人把它说成一朵花,我们也觉得没任何意义。”严鉴铂说。
先后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,在北美设有分销公司,在泰国建有独资工厂,产品出口美国、澳大利亚、东欧、南美、东南亚、中东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,法士特的文化中又有十足的洋味。开放的法士特不封闭不保守,但坚持平起平坐,“绝不沦为组装厂”。
严鉴铂经常对同事说,“别指望人家扶贫、给你核心技术”,“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,都要多赢,去掉零和博弈的旧观念,实行多元共享的新格局”。
随变革而动
前不久热传的两个故事,让严鉴铂印象深刻。一个是36岁的公路收费站员工在面临下岗时说“我啥也不会,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”,另一个是83岁能文能武的清华学霸老人应聘40万年薪工作。“最让我感动的是,很多人在60岁退休后仍坚持学习。”如此看重学习的严鉴铂,对员工学习也抓得很紧,“总说关爱职工,怎么关爱?让员工有生存本领就是最好的关爱,帮助各层面的员工不断提升就是最好的关爱。”
说到激动之处,严鉴铂掏出手机,给记者看最近一期“法士特大学堂”的课表。继上次的新能源汽车知识讲座后,新一期的大学堂授课内容为宏观经济分析,涵盖博鳌论坛焦点、十九大对经济的影响等。接下来,严鉴铂规划了国家政策法规的讲座。“重卡行业和政策、经济环境密切相关,如果不能敏锐捕捉到新要求,那就是盲人摸象、无头苍蝇乱冲乱撞,这不是法士特的风格。”他说。
今明两年是法士特确立的“创新驱动年”。严鉴铂提出了两场革命——效能革命和品质革命,围绕这两场革命的八大创新、培养三心员工队伍、打造四律干部铁军,已经深刻融入到法士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。
严鉴铂很清楚地知道,什么事是法士特当下能干而且必须要干的事。他多次强调企业的“5221”战略:即到“十三五”末,集团公司的传统市场销售收入占比50%,智能化与新能源产品市场销售收入占比20%,国际市场销售收入占比20%,资本市场和新业态收入占比10%。
如今,他又给这个战略赋予了新的内涵。“简单来说就是要量化,做强的过程中,要有指标来量化到底是不是‘强’。至于具体数值是多少,严鉴铂说暂时保密,“也许今年就会有惊喜”!
评论已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