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工作中总是一丝不苟的黄亚光是法士特的青工榜样。
西部网讯(记者 孙鹏) 23岁的黄亚光已经在法士特上班三年了,对于这份工作,它充满了热爱,回忆结缘法士特,其中经历他至今难忘。而让他最得意的还是企业给他的成长机会,不断的学习和比赛,最终让他从众多新人中脱颖而出,成为一名年轻的技术型人才,特别是获得“最美青工”的称号让他感到无比自豪。
简历只投法士特一家,接到报道通知很兴奋
“我在陕西工业职工技术学院学习机床数控专业,在学校一开始,就特别喜欢钻研这个,记得那时很热爱参加比赛,当然也有好奇成分在里面,老师也对肯学的学生看的重。”黄亚光说那时候有比赛,大家都想取得好成绩,因为认为现在工作不好找,比赛的成绩能给自己加分。
黄亚光说毕业时,大家纷纷广投简历,而他只投了法士特一家,而此时对法士特的了解,还仅限于听说。“上学时光听说法士特这家单位好,影响力比较大,就这点印象,简历投出去,心里还毛毛的。”
“接到电话让去法士特报道,心里高兴得不得了。”报道之后,黄亚光发现兴奋之余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,学校的东西和实践之间还有一些差距。“学校学的偏理论,来到这里,师傅手把手教,才发现书上没用多少,只有十分之一吧,但是这十分之一却是工作的基础。”
历练中成长,是企业给了机会
从2011年1月参加工作,黄亚光开始担任壳三车间变速箱调壳体产品调整工,主要负责新产品的试制工作,老员工给的帮助他深有体会。“单位对年青工人的培养特别重视,除了必要的培训,新老员工的传帮带非常成熟。”
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黄亚光也不例外,在初到法士特的一年多时间中,他全部精力几乎都用在了学习和钻研新技术上。“下班后学习理论知识,上班每天加紧练习,还不断参加各种省上的技术比武,那时就想一定要通过各种机会证明自己。”
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2年10月,在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中,黄亚光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,夺得了陕西赛区数控铣职工组第一名的好成绩,被授予“陕西省技术状元”荣誉称号,并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全国数控大赛决赛,在与来自全国28个赛区607的同台竞技中取得全国第28名的好成绩。
善于钻研的黄亚光在随后不断取得个人荣誉,2013年1月23日荣获省国资委监管企业“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奖”。同年被评为法士特公司壳三车间2012年度“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等等。荣誉多了,压力也来了。“外出比赛我想着我代表的不仅是企业,也代表陕西工人,每当别人说我给企业赢得了荣誉,给青年员工树立了学习榜样时,我就觉得自己担子更重了,要做的更好。”黄亚光说。
成长路上也有委屈,挣钱了就想修缮老家房子
很多人只看到了黄亚光取得的荣誉,却不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和委屈。“有时候领导批评,自己心里知道是为我好,但是还是会情绪低落,特别是产品攻关的时候,压力非常大。”黄亚光说,曾经干过一批活,由于材料的原因,孔径很难保证,要达到图纸的精度,压力非常大。
“每当自己心里没有把握,手里的活出来有残缺时,就感到自己很无能,无助时还是要请教老师傅,查阅资料。”经过摸索,黄亚光掌握了技巧,修改了部分参数,最终成功完成了生产任务,这时压力才算暂时放下。
黄亚光直言自己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,从小家里条件不是太好,练就了上进的性格。“上学那会参加比赛拼名次,得奖学金就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记得学校曾经给我发过一个励志奖的助学金,顶了我一年半的学费。”
黄亚光说,现在他每个月能挣近四千块,就想好好攒钱,不让父亲再出去打工,过年要给家人多买点好衣服。“印象中父亲没穿过太好的衣服,我想每年过年都给他买身好衣服。另外,家里住的房子时间久了,想攒点钱再装修一下。”
评论已关闭!